跳至主要内容

GB 15269.2-2011

GB 15269.2-2011
Cigars.Part 2: Mark
ICS 65.160
X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部分代替GB 15269-1994
雪茄烟 第2部分:包装标识
2011-06-16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部分的4.1.1、4.1.2、4.1.3、4.1.4、4.1.6、4.1.7、4.1.9、4.2.1、4.2.4、4.2.5、4.2.7和4.3为强
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GB 15269《雪茄烟》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产品分类和抽样技术要求;
---第2部分:包装标识;
---第3部分:产品包装、卷制及贮运技术要求;
---第4部分:感官技术要求。
本部分为GB 15269的第2部分。
本部分部分代替GB 15269-1994。
本部分与GB 15269-1994的相关部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雪茄烟包装标识的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雪茄烟包装标识的要求;
---增加了雪茄烟包装标识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雪茄烟包装标识的检验分类;
---增加了雪茄烟包装标识的检验规则。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北京烟草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辜菊水、李栋、夏永峰、周斌、王以慧、陈再根、曾代龙、杨京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5269-1994。
雪茄烟 第2部分:包装标识
1 范围
GB 15269的本部分规定了雪茄烟包装标识的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雪茄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1526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12904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 12904-2008,ISO/IEC 15420:2000,NEQ)
GB/T 15269.1-2010 雪茄烟 第1部分:产品分类和抽样技术要求
GB/T 22838.1 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卷烟包装和标识
YC/T 200 卷烟名称编制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 15269的本部分。
3.1
警句 warnings
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吸烟有害健康”等中英文句子。
3.2
包装标识 mark
包装体上标注的产品标识,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等,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形式表示。
4 要求
4.1 通用条件
4.1.1 雪茄烟包装体上应使用注册商标,商标的使用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4.1.2 包装标识所用的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外文,但汉语拼音和外文应当小于相应中文。包装标识使用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其字体高度不应小于1.8mm;面积较大的包装体上的字体高度宜适当放大。
4.1.3 雪茄烟包装体上应标注产品名称(即“雪茄烟”或者“雪茄”)和数量(以支计)。
4.1.4 雪茄烟包装体上应注明省(市)名和企业名称或直接注明企业名称。
4.1.4.1 生产企业的名称应是依法登记注册的,能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企业的名称。
4.1.4.2 按照合同或者协议的约定相互协作,但又各自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其合作生产的雪茄烟产品包装上,应标注各自的生产者名称。
4.1.4.3 进口雪茄烟可以不标原生产者的名称,但应标明该产品的原产地,以及代理商或办事机构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
4.1.5 获得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志的产品,可以在有效期内标注质量标志。
4.1.6 雪茄烟包装体上应标注符合GB 12904规定的EAN-13商品条码。
4.1.7 雪茄烟包装体上及内附说明中不应使用如下用语:
---“保健”、“疗效”、“安全”、“环保”、“低危害”等功效说明用语;
---“淡味”、“超淡味”、“柔和”等品质说明用语;
---“极品”、“最佳”、“金牌”等极端用语;
---“御品”、“贡品”等用语。
4.1.8 雪茄烟包装体上宜标注雪茄烟加工方式和型号。
4.1.9 进口雪茄烟应标注“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字样1)。
4.1.10 各类标识应当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4.2 箱
箱体上除应标注4.1规定的内容外,还应标注以下内容。
4.2.1 警句,即“吸烟有害健康”字样。
4.2.2 箱体规格,标识为(长×宽×高)mm或长mm×宽mm×高mm。
4.2.3 烟支规格,标识为烟支长度mm×周长mm;带嘴雪茄烟的长度为含嘴烟支总长。
4.2.4 符合YC/T 200要求的雪茄烟名称、符合4.1.4规定的企业的地址。
4.2.5 生产日期,当多种雪茄烟产品混装一箱时,生产日期以最早生产的雪茄烟的生产日期为准。
4.2.6 符合GB/T 191、GB/T 6388规定的商品储运安全标志。
4.2.7 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雪茄烟,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应标明生产许可证编号,以及企业所执行的国家标准或经备案的企业标准的编号。
4.3 条、盒包装体上除应标注4.1规定的内容外,还应标注警句。
4.3.1 条、盒包装体上标注的警句,内容应是如下两组警句中的一组:
第一组:吸烟有害健康
SMOKINGISHARMFULTOYOURHEALTH
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
QUITSMOKINGREDUCESHEALTHRISK
第二组:吸烟有害健康
SMOKINGISHARMFULTOYOURHEALTH
尽早戒烟有益健康
QUITSMOKINGEARLYISGOODFORYOURHEALTH
4.3.2 警句应位于条、盒包装正面和背面,正面使用中文警句,背面使用对应英文警句;盒包装警句应位于其所在面下部,条包装警句应位于其所在面右侧;采用木质条、盒等形式包装的,可只在条、盒包装正面下部或右侧标注任一组中英文警句。
4.3.3 警句区域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30%。底色(纹)可采用原商标的底色(纹),但须用与
底色(纹)有一定颜色差异的直线或框将警句区域清晰划出。商标主图案和其他标识不应进入警语区域内,经过淡化处理的、不影响警句区域效果的可例外。
4.3.4 警句中文字体采用黑体字,英文采用ArialNarrow字体;警句字体高度不应小于2.0mm,英文
不应大于相应汉字。
4.3.5 警句应轮换使用。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同一包装、同一商品条码的雪茄烟,其条、盒每年应轮换或同时使用4.3.1规定的两组警句。
4.4 支包装体上可以不标注或者只标注部分包装标识,但标注的标识应清晰完整。
1) 依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执行进口寄售香烟条包、小包印刷字样规定的通知》(国烟专〔1992〕第33号)等有关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将按照GB/T 15269.1-2010中5.2要求抽取的箱和条直接作为试料;从GB/T 15269.1-2010
中6.1.3.1制备的试样中随机抽取5盒(支)作为试料,如盒包装试样数量小于或等于5盒,则试样即
试料。
5.2 按GB/T 22838.1进行试验。支包装体使用钢板尺及目测法对试样进行试验。
6 检验分类
雪茄烟包装标识指标分为 A、B两类,本部分4.1.1、4.1.2、4.1.3、4.1.4、4.1.6、4.1.7、4.1.9、
4.2.1、4.2.4、4.2.5、4.2.7和4.3为A类,其他为B类。
雪茄烟型式检验应包括所有项目;出厂检验根据企业质量控制要求自行确定检测内容,但为保证产品质量,至少应对所有A类指标进行检验;监督检验项目根据有关烟草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要求设定,一般应包括所有A类指标。
7 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中,出现任何一个A类指标不符合,或者三个以上(含三个)B类指标不符合,
则判该批雪茄烟不合格。多个包装体上出现同一种质量缺陷,计作一项。
参 考 文 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2]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执行进口寄售香烟条包、小包印刷字样规定的通知(国烟专[1992]
第33号)
1102-2.96251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GB/T 24533-2019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Q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4533-200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2019-03-25发布 2020-02-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4533-200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本标准与GB/T 24533-2009相 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修改了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定义,将定义中的“碳负极”修改为“石墨类负极”(见3.1); ---将“中间相类碳微球人造石墨”改为“中间相炭微球人造石墨”,将“针状焦类人造石墨”改为“针 状焦人造石墨”,将“石油焦类人造石墨”修改为“石油普焦人造石墨”,增加了复合石墨的解释 (见4.1.1); ---修改了部分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等级,增加了石墨化度指标(见4.1.2); ---删除产品代号示例中的“AG-PAG-Ⅰ-18-340”(见2009年版的4.2); ---修改了典型产品技术指标内容,将“表3~表11”修改为“表3, 表4, 表5”(见5.2); ---水分测定修改为:按照附录B或GB/T 3521的规定进行测定(见6.3); ---比表面积测定修改为:按照GB/T 19587进行测定(见6.6); ---增加石墨取向性(参考性指标)测定方法,按照附录F的规定进行测定(见6.9); ---删除NO2-, PO43-的测定(见2009年版的6.12); ---修改了有机物含量测定方法(见6.17); ---修改了限用物质含量测定方法(见6.18); ---取样和制样修改为按照GB/T 1427规定进行(见7.1.1); ---删除“作为检验和保留的样品,至少保留500g以上”(见2009年版的7.1.4); ---出厂检验中增加首次放电比容量, 首次库仑效率,删除pH值(见7.2.1); ---删除型式检验中的“原材料批号”(见2009年版的7.2.2); ---删除了验收规则中“收货方有权按本标准对产品进行验收,有权拒收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 品”(见2009年版...

GB/T 22239-2019

GB/T 22239-2019: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Baseline for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cybersecurity ICS 35.040 L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2019-05-10发布 2019-12-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3 5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概述 3 5.1 等级保护对象 3 5.2 不同级别的安全保护能力 4 5.3 安全通用要求和安全扩展要求 4 6 第一级安全要求 4 6.1 安全通用要求 4 6.2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9 6.3 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 10 6.4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 10 6.5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 11 7 第二级安全要求 12 7.1 安全通用要求 12 7.2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21 7.3 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 23 7.4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 24 7.5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 24 8 第三级安全要求 26 8.1 安全通用要求 26 8.2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38 8.3 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 40 8.4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 42 8.5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 43 9 第四级安全要求 45 9.1 安全通用要求 45 9.2 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 57 9.3 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 60 9.4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 61 9.5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 63 10 第五级安全要求 6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关于安全通用要求和安全扩展要求的选择和使用 65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关于等级保护对象整体安全保护能力的要求 69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等级保护安全框架和关键技术使用要求 70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云计算应用场景说明 72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移动互联应用场景说明 73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物联网应用场景说明 74 附录G(资料性附录) 工业控制系统应...

GB/T 22886-2008

GB/T 22886-2008 Leather.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water spotting ICS 59.140.30 Y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886-2008 皮革 色牢度试验 耐水渍色牢度 (ISO 15700:1998,MOD) 2008-12-30发布 200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5700:1998《皮革 色牢度试验 耐水渍色牢度》(英文版)。 ISO 15700:1998所使用的方法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师联合会(IULTCS)的方法标准 IUF420。 本标准与ISO 15700:1998的技术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a)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国际标准引用的ISO 标准,改写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并增加了对相关行业标准的引用,便于我国使用; b) 删除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原理中的说明性引用文件ISO 105-A01: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通则》; c) 增加了对试样空气调节和试验条件的规定,便于统一操作; d) “试验报告”中增加“试验人员”。 本标准还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a) 删除了ISO 标准的前言; b)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c)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浙江卡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宁市三星皮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广忠、周晓松、俞立峰、祝妙凤、程伟。 GB/T 22886-2008 皮革 色牢度试验 耐水渍色牢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对由水滴引起皮革表面物理变化的评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皮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1-2019

GB/T 351-2019: H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351-1995 金属材料 电阻率测量方法 2019-03-25发布 2020-02-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代替GB/T 351-1995《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与GB/T 351-1995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跨线电阻和引线电阻的定义; ---增加了电导率, 导电率和直流电阻比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修改了生产检验为常规检验; ---修改了常规检验的温度控制,由10℃~35℃修改为(20±5)℃; ---修改了仲裁检验的温度控制,由(20±5)℃修改为(20±1)℃; ---增加了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增加了试验结果及计算的数值修约; ---增加了常见导体夹持工装示意图(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军, 苏建锋, 龚坚, 王玉婕, 郭淼, 尹亚豪, 石建锐, 郭继飞, 刘宝石, 王文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51-1995. 金属材料 电阻率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电阻率测量的术语和定义, 试验设备, 试样, 试验, 试验结果及计算, 试验记录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金属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质量电阻率, 电导率及直流电阻比率等电性能的测量. 本标准所提供的方法为测定标准条件下电阻率在0.01Ω·mm2/m~2.0Ω·mm2/m范围内的仲 裁测量方法和常规测量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GB/T 5494-2019

GB/T 5494-2019: 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Determination of foreign matter and unsound kernels of grain and oilseeds ICS 67.040 X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5494-2008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2019-05-10发布 2019-12-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5494-2008《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本标准与GB/T 5494-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检验试样用量规定表(见表1,2008年版的表1); ---增加了小米中粟米检验的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见6.2.1、7.2.3); ---修改了米类不完善粒的计算公式(见7.2.4,2008年版的7.2.6); ---删除了带壳稗粒、稻谷粒检验的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见2008年版的6.2.2、7.2.4、7.2.5); ---增加了操作过程中筛层规格的规定(见附录A)。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郑州市粮食科学研究所、辽宁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成华、孙巍巍、李敏、张艳、黄昌郡、崔阳、胡纪鹏、王莉莉、陈寅、牛梦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494-1985、GB/T 5494-2008。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 不完善粒检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油料中杂质、不完善粒含量检验的仪器和用具、照明要求、样品制备、操作步骤、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中杂质、不完善粒含量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GB/T 908-2019

GB/T 908-2019: (Forged steel bar size, shape, weight and tolerance) ICS 77.140.60 H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908-2008 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2019-06-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908-2008《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与GB/T 908-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圆钢最大公称直径由400mm 增加至1000mm,方钢最大公称边长由400mm 增加至 1000mm,并相应增加规定了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2008年版表1); ---扁钢最大公称厚度由160mm增加至800mm,最大公称宽度由300mm增加至1500mm,并 相应增加规定了尺寸允许偏差(见表2,2008年版表2); ---增加了磨光圆钢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的规定(见表1); ---增加了机加工钢棒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的规定(见表3); ---加严了钢棒弯曲度的规定(见4.4,2008年版2.5); ---增加了钢棒两端锯切交货要求和切斜度的规定(见表6); ---删除了标记示例(见2008年版第4章)。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特钢集团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西王特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强、于宗洋、王玉婕、张庆生、陈庆新、刘宝石、李文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908-1972、GB/T 908-1987、GB/T 908-2008; ---GB/T 16761-1997。 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锻制钢棒(圆钢、方钢、扁钢)的截面形状、截面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长度及允许偏差、外形等。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为40mm~1000mm的锻制圆钢,边长为40mm~1000mm的锻制方钢,以 及厚度为20mm~800mm、宽度为40mm~150...

GB/T 9695.21-2008

GB/T 9695.21-2008 Meat and meat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ICS 67.040 X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9695.21-2008 代替GB/T 9695.21-1990 肉与肉制品 镁含量测定 2008-06-25发布 200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GB/T 9695由以下部分组成: ---GB/T 9695.1《肉与肉制品 游离脂肪含量的测定》; ---GB/T 9695.2《肉与肉制品 脂肪酸测定》; ---GB/T 9695.3《肉与肉制品 铁含量测定》; ---GB/T 9695.4《肉与肉制品 总磷含量测定》; ---GB/T 9695.5《肉与肉制品 pH测定》; ---GB/T 9695.6《肉制品 胭脂红着色剂测定》; ---GB/T 9695.7《肉与肉制品 总脂肪含量测定》; ---GB/T 9695.8《肉与肉制品 氯化物含量测定》; ---GB/T 9695.9《肉与肉制品 聚磷酸盐测定》; ---GB/T 9695.10《肉与肉制品 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测定》; ---GB/T 9695.11《肉与肉制品 氮含量测定》; ---GB/T 9695.13《肉与肉制品 钙含量测定》; ---GB/T 9695.14《肉制品 淀粉含量测定》; ---GB/T 9695.15《肉与肉制品 水分含量测定》; ---GB/T 9695.17《肉与肉制品 葡糖酸-δ-内酯含量的测定》; ---GB/T 9695.18《肉与肉制品 灰分测定》; ---GB/T 9695.19《肉与肉制品 取样方法》; ---GB/T 9695.20《肉与肉制品 锌的测定》; ---GB/T 9695.21《肉与肉制品 镁含量测定》; ---GB/T 9695.22《肉与肉制品 铜含量测定》; ---GB/T 9695.23《肉与肉制品 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GB/T 9695.24《肉与肉制品 胆固醇含量测定》; ---GB/T 9695.25《肉与肉制品 维生素PP含量测定》; ---GB/T 9695.26《肉...

GB/T 33939-2017

GB/T 33939-2017 Vertical roller mill--Casting liner of the grinding roller and the grinding tab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CS 73.120 D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立式辊磨机 磨辊与磨盘铸造衬板 技术条件 2017-07-12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暨南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裕融实业有限公司、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宁国新宁装备制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市海天重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国市开源电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市润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国市东方碾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宁国耐磨配件总厂、重庆罗曼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宁国市华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暨南大学韶关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卫、李来龙、宋量、周道宏、张路明、孙爱民、汪德发、顾龙元、赵金斌、李成虎、牟元全、马勇、刘中益、关成君。 立式辊磨机 磨辊与磨盘铸造衬板 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辊磨机(以下简称“立磨”)磨辊与磨盘铸造衬板的术语和定义、牌号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立磨关键耐磨件磨辊与磨盘铸造衬板(以下简称“衬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1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26 钢铁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

GB/T 20234.2-2015 | www.GB-GBT.com

购买英文版--点击: GB/T 20234.2-2015 英文版 GB/T 20234.2-2015  | www.GB-GBT.com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Connection set for co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2: AC charging coupler 1 范围 GB/T 2023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交流充电接口的通用要求、功能定义、型式结 构、参数和尺寸。 本部分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的交流充电接口,其额定电压不超过440V(AC),频率50Hz, 额定电流不超过63A(AC)。 注:如果交流充电接口的供电接口使用了符合GB 2099.1和GB 1002的标准化插头插座,则本部分不适用于这些插头插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8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23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通用要求 交流充电接口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满足GB/T 20234.1的要求。 5 交流充电接口的额定值 6 充电接口的功能 6.1 电气参数值及功能 车辆接口和充电模式3的供电接口分别包含7对触头,其电气参数值及功能定义见表2。 6.2 触头布置方式 车辆接口和充电模式3的供电接口的触头布置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6.3 充电连接界面 在充电连接过程中,首先接通保护接地触头,最后接通控制导引触头与充电连接确认触头。在脱开 的过程中,首先断开控制导引触头与充电连接确认触头,最后断开保护接地触头。车辆接口的电气连接 界面如图3所示,充电模式3的供电接口的电气连接界面如图4所示。交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与控制 原理见GB/T 18487.1。 注:R4和RC电阻值见GB/T 18487.1。 7 尺寸 交流充电接口的结构尺寸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安装尺寸参见附录B,插头空间尺寸应符合附录C。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充电接口结构尺寸 A....

GB/T 30536-2014

GB/T 30536-2014 Document imaging applications.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original documents ICS 37.080 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献成像应用 对原始文件制作的建议 2014-05-06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0196:2003《文献成像应用 对原件制作的建议》(英文版)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与ISO 10196:2003的技术差异如下: ---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6159.1-2003代替ISO 6196-1;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6159.2-2011代替ISO 6196-2;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6159.3-2003代替ISO 6196-3;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6159.4-2003代替ISO 6196-4;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6159.5-2011代替ISO 6196-5;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6159.6-2003代替ISO 6196-6; ● 以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20225-2006代替ISO 12651; ● 以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148-1997代替ISO 216; ● 以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 7974-2002代替ISO 2470。 本标准与ISO 10196:2003相比,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用“本标准”代替了“本国际标准”;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目次;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引言; ---重新编写了本标准的前言; ---改正了国际标准中的两个编辑性错误[将表D.1中的“dp”改为“dpi”,将注(5)中的“dpi”改为 “100dpi”];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改为与之对应的国家标准或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将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提...